要回答目前大學生供過於求的問題,我沒有完整的答案,但是這樣問題本身隱含的價值觀,和我個人認為學習的目的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和我體驗到的現實世界也有所不同。再進一步討論我的想法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大學和研究所的求學生活經驗。

可能已經有人聽過我講述這個故事,一個關於我大三時候,一個同班同學在上課時候對老師問的問題:「為什麼我在政治系唸了三年,卻講不過計程車司機呢?」這個問題的本身意涵,就是這位同學並不知道他在學校裡面學到的到底是什麼?甚至他不知道學這些東西如何來解決或解釋生活當中的問題(包含和計程車司機討論國家大事)。

我大專以上學歷一直唸的是私立學校,大家恐怕認為我所遇到的同學程度十分糟糕,才會有這樣的問題。但是其實無論是當時我到公立大學(包括台、政大…),或者後來我從事研究所升學的補教事業,我還是一樣會遇到相同類似的狀況:「同學們還是不知道自己在大學裡面,學習的目的、目標,甚至自己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

我們把這個現象印證回到原有的問題上,
大學生供過於求=所以素質下降
這樣的假設是否正確?
其實台大這類的公立大學並沒有增收多少學生,所以這類窄門並沒有開展,所以如果說大學生素質下降也發生在這些公立學校身上,那麼就很耐人尋味了。私立學校的氾濫並不會影響到這些公立學校的學生素質,甚至應該這樣來說,大學生增加了,所以平均值下降,但是這和拉下國家競爭力有什麼影響呢?

如果說過去我們聯考的入學率是30%,公立學校又是這個比率當中30%,所以公立學校學生應該是全部高中畢業生的9%的升學率。現在升學率是 120%,但是那20%應該只是缺額,而不是真正有學生,所以升學率是100%,但是真正的報到率卻只有80%左右(更多人選擇重考),公立學校所佔的比例呢?雖然學校略有增加,但是人數比例卻因為私立學校大幅增加的因素,反而降到總體報到生的26%左右。所以雖然看來人數是增加了,但是公立學校(我們認為程度較好的學生)其實在比例上並沒有增加多少。

再比對人口成長數,那麼我們公立大學的學生數量,應該和過去差不多。那怎麼會影響到國家競爭力呢?所以問題可能不是出在數量。而是出在我剛剛所講的經驗:「大學生不知道自己學習的目的」。而這樣的例子,我倒覺得顯著有增加的趨勢。

這個現象衍申出二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當然就是大學設立的目的是什麼?教學的內容與生活現況脫節,所以才導致學生產生迷惘?(素質只是無法解決現況,隨之而來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學習的目的是個人目的?還是國家建設計畫的一部分?

最近看完了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術」,對於我之前一直批判的「標準答案」的教育模式所帶來的弊端,有了更清楚的認識。面對我所講的第一個問題,我以自身的經驗來觀察:大學生活對我來說是人生擴展視野的一大分水嶺,但是對於很多同學來說,卻只是高中教育之後的一段延伸--也就是背更多的專業科目「標準答案」。

或許是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們家除了遠嫁德國的小姑姑之外,並沒有人能提供我關於大學教育的經驗。也或許是我在整個高中以前的學校方面,我一向是採取質疑的態度(這也是我大學聯考考不好的因素),我都是採取理解的模式來學習,這種學習模式有兩項很大的缺點,第一是如果我不能理解的科目,我的測驗成績就會十分糟糕,這點顯現在我的早期英文和物理學的學習上。第二項缺點就是我學習的速度在初期比別人慢很多,我會花很多時間來理解一些基本定理、公式的形成原因與原理原則。

但是在後期卻對我有極大的幫助,尤其是到了大學的時候,這樣的學習模式讓我充分運用學校裡面的學習資源。包括圖書館、老師研討時間、社團,甚至包含打工的機會。

很多同學到大四的時候還不會運用圖書館,在搜尋引擎剛剛出現的時候,也不會利用網路來搜尋資訊,他們只會背誦老師上課的筆記和上課運用的指定教材,最多只擴充到老師指定的參考書單。這些同學,大家很輕易的可以發現他們,只要是申論題或者是報告之類的作業,她們通常很難表現很好。因為這些工作,是沒有標準答案可以背誦,甚至是表達自己的思考模式。

當然我絕不會是這麼大學生當中的例外,有很多同學或先或後,也會擺脫我們過去高中以前所接受的標準教育模式,尤其像我們這種最沒有商業價值(找不到工作)的人文科學學系,如果我們不強迫自己思考出路,我們可能真的不知道我們在學什麼!尤其我們和理工科系的模式更不相同,更需要思考和推導整個思考過程。
大前研一先生在他的這本著作裡面,提到他在博士班的畢業測驗當中,是少數算對正確答案的人,但是卻也是不合格的人之一。原因就在於他的答案缺乏推理過程。他的同學當中,有人把答案計算錯了,但是推導過程十分完美,而高分畢業。

如果說大學教育是培養思考、引領社會的搖籃,那麼我們的整個教育制度恐怕要重新設計,尤其是高中以前的教育。因為很少人能在12年(小學、中學)追求「標準答案」的學習模式之後,突然轉變成沒有答案的思考模式。

這樣的質疑相同延續到我的研究所生涯來,週遭還是有很多同學面臨這樣的問題。更糟的是,甚至老師也陷入這樣的迷思當中,來指導研究生。我記得我遇過幾個指導教授,甚至包括台大的老師,他們在評審論文的時候,並不重視學生對於整個題目的思考與推導的過程,反而是重視學生引用資料的出處與資料的正確性。這樣的要求,讓他們所指導的研究生,永遠不能真正研究未來或現在面臨的問題,而是必須研究過去一些「歷史」資料,也就是從這些死的資料當中,來拼湊他們的答案--研究論文,比高中以前好一點的是,他們不用背下來。

未來的世界(應該說現在)和過去的世界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我們背誦的課文,現在可以全部壓縮到一片光碟裡,或者我們利用網路搜尋就能找的到。我們現在面對的問題,不是資訊過少,而是訊息過多。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處理這些過多資訊,並且從這些資訊當中的徵兆來預測未來,並且開發未來發展趨勢。

這樣的思考趨勢或者學習發展,很多並不是現有學校所能提供的。但是是否說學校的教學模式就會日漸沒落,而讓學校漸漸消失呢?恐怕不是這樣,而是學校扮演的角色會有很大幅的改變,從全面知識的提供者,變為濃縮或者專精某些領域之事的提供者,是這項趨勢已經發展將近百年的結果--各種專業學校林立。

而這種專業學校的發展一度被國家用來發展工業或經濟的工具,但是隨者知識範圍更加擴大,知識的選擇(學校的設立)會變成個人求知慾和好奇心驅使的個人市場選擇。更多的國家介入(管制)只會越來越背離個人市場的多樣性發展,而讓教育資源進一步浪費。

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制式學校教育裡面迷惘:「我到底在學什麼?」也會有越來越多人會在制式以外的學習機構,如卡內基、心靈成長、社區大學、補習班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學習目標。

大學是否供過於求?在管制政策下,看來似乎是的。但是如果去除管制呢?世界就會超出我們目前的想像。經濟力和這些有沒有影響?面對未來不需要大型資本,甚至勞力的世界,知識決定視野,視野決定發展格局,當然也帶來財富。大學所擁有的資源是否能幫助思考模式的改變,而不是變成訓練模式的發展,恐怕才是關鍵!



【補充】大學的真相

很多人不能理解我所說的政府管太多是什麼意思,CAREER雜誌當中的一篇文章,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什麼叫做管太多?雖然教授抱怨學生素質變差,但是如果眼尖的朋友,應該不難看出來政府的評鑑改變了學校的態度,學校又影響了教授的教學想法,然後學生就開始有漏洞可以鑽了,當然素質變的更差,教授又來抱怨。大家思考一下吧!

............................................................
搶救大學

一位從畢業後再也沒聯絡的老同學,忽然打電話給我,吞吞吐吐地說他想辭掉大學教職,到媒體業另起爐灶,想跟我打聽一下雜誌圈的生態。

能在國內首屈一指的私立名校任教,是多少人羨慕的工作,為何突兀地想轉業?「別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當下立刻勸他。
  
  「你有所不知,」他說這幾年大學評量教師的表現,一面倒向採用SSCI的量化指標,看你在國外期刊發表幾篇論文,被徵引過多少次。偏偏他所學的是思想史,無法像搞計量的同行那樣,快速量產論文,使得他教職升等蒙上陰影。
  
  最令他痛苦的是,學生素質每況愈下,只想要分數,不想學東西。尤其他教的思想史,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可言,學生更是意興闌珊,每次課堂他都覺得自己在對牛彈琴,而且是一群程度逐年變差的牛,上課有如對著牆壁自言自語。這位昔日全班最好學深思的人,不願再忍受下去了。
  
  說來巧合,另一位國中同學,也在同一所大學擔任系主任,邀請我去他們系上演講。閒聊中,他忽然嘆了口氣說,「我是一個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現在恐怕很少有老師,有像他這種無比的教學熱忱,堅持勤教嚴管,課堂小考、抽考不斷,還規定學生看到師長要打招呼——拜託,大學生唉!只要學生修他的課,他認為自己就有義務讓學生學到真材實料,所以給分嚴格絕不放水,但「下場」是沒有學生敢修他的課,選修課都開不成,即使他貴為系主任。反觀那些放水教授們,學生卻收到欲罷不能,成為學生口耳相傳的「好老師」。
  
  另一場同學聚會,除了不成材的我之外,座上都是國立大學助理教授,同學會變成苦水交換大會。原來,教育部打算用SSCI做為大學評鑑指標,各校為了衝業績,紛紛裁減行政人員,因為他們不會生產論文,校方於是揮起裁員大刀,把預算拿去改聘「有生產力」的研究人員。
  
  但這可苦了新進的助理教授,少了行政人員,許多雜碎的行政事務,都落到他們頭上,再加上生產論文的壓力,同學會從頭到尾,我只聽到兩種聲音:第一,教學很煩,行政工作更煩,根本是在浪費他們的研究時間,是他們升等的絆腳石,他們不想為學生多花一分一秒。第二,論文生產就是要快、要多、要登國際期刊,至於有多少學術價值,跟台灣這個社會有何關聯,完全不是身為論文機器的他們所關心的。
  
  如果有人想寫一本現代儒林外史,絕對有用不完的材料!




--



風輕水清,天下平.....................藍鯨
台灣應該有另一個選擇
http://tw.club.yahoo.com/clubs/anotherchoice/


【補充轉貼】李家同教授的另一些看法



我和李家同教授的一些看法類似,其實如果從個人學習的角度來看大學教育,應該都會有類似的看法。

...............................................................

李家同(暨南大學教授):年輕人沒有比上一代差


我是學科學的,凡事要講求證據和精確度,常聽很多人說「現在年輕人怎樣怎樣,」但人有很多種,如果沒有經過精確統計,怎麼能斷言年輕人就是怎樣?

以我自己的角度來看,整體而言現在的年輕人跟過去並沒有什麼不同,頂多就是比較活潑、比較會玩,有的簡直玩得一塌糊塗,把頭髮弄得黃黃的,可是小孩子愛搞怪,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

  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學生是過分用功,那是因為我們那時候窮,又沒有車,而且那時的風氣就是拚老命念書,坦白講,我們認真念書不是為了追求真理,而是因為想拿獎學金出國。

  但現在出國留學的風潮已經過了,加上只有很少的學生可以拿獎學金出去,而且國內的教育水準也逐漸提升,讓有意願出國進修的學生人數愈來愈少。這點我個人也覺得很擔心,台灣那麼小,整個國家應該像一灘活水一樣,一直有人出去有人回來,國家才會多一點刺激、多一點活力,我認為政府應該增加公費留學生的名額,鼓勵學生出國念書。

  不過,在聰明才智上,現在的年輕人跟以前是沒有差別的,我教書這麼多年來,要求學生的標準從來沒有改變過。有人認為大學生程度年年衰退,我認為前段的國立大學學生素質並沒有改變,但後段就差比較多,可是這是因為政府廣設大學,新的技術大學、私立大學一直在增加,學生素質會下降是一定的。

  還有人說現在學生對老師比較不尊敬,不會幫老師倒茶、下課也不會擦黑板,我認為學生尊敬老師是基本的態度,但我當學生時也沒幫教授倒過茶或擦黑板啊,尊敬不是表現在這些行為上。其他世代的人若想批評年輕人如何如何,他們應該先檢討自己,不要只會一直檢討別人。

  但我認為現在的學生應該多關心人類整體的問題,如貧窮、饑荒等,台灣學生因為生在一個沒有安全感的環境,所以也變得只關心自己、缺乏國際觀,學運世代可能好一點,但像理工科系學生,就比較不關心社會問題。

.............................................................
文章轉載自CAREER雜誌
http://media.career.com.tw/college/college_main.asp?CA_NO=335p089&INO=4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