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JOE: 妳發生的狀況應該是很自然的現象,多幾次,妳就會習慣新衝擊的震撼,最後如果妳愛上這樣的衝擊,大概就已經邁入創意人的行列。

在我給妳任何建議之前,我必須告訴妳一件事,雖然老師的工作如韓愈所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不過我要告訴妳,老師不是全知全能的,也無法扮演萬能的上帝,老師只能給妳啟迪,領悟還在妳自己。這就是所謂俗語說的:「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像是妳的創作,就非老師擅長的領域。文學,尤其是新文學,我只稍有涉略,談不上能給什麼意見。還記得我曾經說的:「創新來自專注」嗎?唯有夠專精,才有可能創新,那就是因為能看出問題所在,才有辦法「對症下藥」改良或做革命性變革。

所以我無法針對妳的作品做詳細的建議,倒是我能針對目前的狀況與表現提供一些我個人的建議與看法:

其實人最難做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和認識環境與自己的關係。

我們通常會有幾次爆炸性的成長,發生的背景通常都是對自己的重新認識。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很了解自己,其實我們常常是壓抑自己居多,就如同我第一堂課介紹的那ㄧ本我的翻譯書「熱情致富」,它有很多認識以及分析自己的方法,我自己用過一遍之後,還是深感震撼。

所以有這樣的感覺很自然,尤其當妳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時候,這樣的震撼感就會出現,而我敎大家的東西只是觸媒,真正的改變來自妳自己的思考。(不信,你去問問同學,有幾個人跟妳一樣的感覺,我猜一定沒幾個人)

其次,是環境與自己的關係。

我們通常用自己的角度來認識環境,近年來更糟的是,大家還會用自己的角度來表達自己,甚至是與社會對這件事價值觀相反的方式來表達,例如罄竹難書,怎麼會只是指很多的意思?就是壞事做絕嘛,但是就有人喜歡自創新意。這還是特意逢迎拍馬的結果,但是還有更多的人用的語言或表達方法卻是他自己看的懂得。

例如我就無法理解夜市蟑螂遇到老鼠為什麼會嚇一跳?兩者應該沒有食物鍊的關係,同樣是喜歡髒亂,應該還有共生關係吧?蟑螂何必對抗老鼠?

這讓我聯想到台灣的電影事業,台灣很多小品,而且號稱是得獎作品,但是整個電影市場卻欲振乏力。很多電影人都認為管銷管道出現問題,媒體也主張是這樣的問題。

在我來看,電影要熱賣,電影本身才是關鍵。一樣是台灣導演,當年的「雙瞳」為何會創下佳績?

我認為電影就是講故事,應該是通俗藝術,但是台灣新銳導演或整個電影環境一直想走狹隘的藝術電影去得獎,反而離一般觀眾越來越遠,票房當然越來越差。市場一萎縮,哪來什麼行銷單位?誰會想去賣?

問題就在這裡,這是循環問題,但是大家只看到最後面一段的問題。

我舉這個例子,想要告訴妳的就是,認識自己、正確表達自己是成功的第一步,要確定妳要表達給誰,這些接收資訊的觀眾能接受,才是真正成功的關鍵。

妳的作品是表達哪個自己?要給誰看?思考這些問題,妳就會慢慢認識更多一點,記住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只有學習不思考,一定會不知道自己學什麼;只有思考不學習,最後就是關在自己的象牙塔裡,自己幻想。

因為學習帶來的震撼,應該要轉化成成長的動力,而不是害怕或鄙視這樣的迷惑,因為迷惑,就是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希望這樣,對你有幫助。

--


風輕水清,天下平.....................藍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