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我想了很久,本來我對於立委搞不清楚這個生命教育議題的社會運動,而把整個活動扭曲成慈善募款,感到十分生氣。但是看到商業週刊1025期總編輯的反駁,將立委的批評視為政治目的、選舉花招,則又期期以為不可。往往食指指向別人的時候,另外四指就是指向自己。商業週刊有很好的機會反省,如何把整個社會運動做的更好,而不是學立委急急忙忙為別人冠上某種帽子,這樣一來,反而給社會做了一個很不好的示範。

商業週刊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已經立定一個目標,就是關懷人文的社會運動,主題不是為水蜜桃阿嬤募款改善生活,而是以阿嬤樂天養活遭遇人倫悲劇、父母紛紛自殺小孫子對比的背景,來突顯生命的可貴,呼籲社會重視生命教育,重視生命的可貴,甚至防止自殺的發生。

這是一項社會運動,商周已經花了預算拍攝這部影片,即使要求大眾購買生命教材,進行運動推廣,本來就是在設計中的一環。立委質疑這點,等於也是質疑自己為原住民做了什麼?為生命教育、防止自殺做了什麼?花了什麼成本?希望達到什麼目的?很廉價的開個記者會,指責有理想的計畫為「自肥」,的確很容易讓人想到政治利益。

水蜜桃阿嬤在文中和片中都充滿樂觀,這是商周期望帶給面臨生死關頭的自殺者一個啟示,整個活動不是要大家捐錢來支持一個貧苦的家庭,即使水蜜桃阿嬤真的很困難。在指摘的記者會當中,我們也很容易聯想到立法院為這些貧苦社會做了什麼?水蜜桃阿嬤的親友們,在阿嬤的清苦生活當中又扮演什麼角色?

食指指向別人,的確四指指向自己。商周的愛心是用在社會上,而不是阿嬤身上,把阿嬤當工具,的確十分可議。但是真正應該關心社會的立委們,卻關心個案,不見法案,那麼就不可議嗎?

數位之牆的作者黃彥達先生曾經說:「愛心要像儲蓄才能長久,每個月都捐500元,比見個案例就捐1萬元來得持久。」愛心能不能商業?應該反過來說,慈善不應該像商業一樣,將本求利(利益貧困)、斤斤計較嗎?難道我們忘了921、南亞海嘯的捐款浪費與濫用嗎?而且要求捐款100、200、1000萬支持一個個案,那麼如果還來個芭樂阿公、橘子阿祖,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樣一來,我們還要政府幹麻呢?我們還要國會、立委幹麻呢?

商周應該虛心接受批評,把阿嬤的事情當作一場反省,即使為了社會公益,把個案當作工具是否合適?款項名義、運用是否得當?而立委諸公們即使批評,也不要把攻擊政敵那套手法用上來,少了商周,我想水蜜桃阿嬤也不會讓大家認識。請正面思考吧!請不要再折磨阿嬤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