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跟學生講,做事要成功,靠得往往是一股氣勢,一股「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但是,我很難把這種感覺形容的很清楚。直到今天去台東的路上,拜來回飛機誤點所賜,把公孫策先生新出版的《去梯言》拜讀完,我終於更清楚的領悟到該怎麼形容我內心感受到的這種氣勢。

 

如果大家仔細細讀我最近的文章,我的文章風格變成以小處著手,缺少了過去的大氣恢弘,這是因為我最近為家父病情所累,心中也像家父病情嚴重一樣,宛如交代後事,莫不希望把胸中所學,一一交代給後輩,希望他們能藉此解決生活困頓之事。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最近在我心中只剩家事,「風聲、雨聲、讀書聲」,只剩朗朗誦讀聲能入我耳。

 

就像我常常在說,我以前業務做得很好,什麼我都能賣,包含保險和靈骨塔,但是賣到最後只剩「不幸」與「悲哀」!我知道這兩個商品其實都是義舉,所談之事也不是絕望,而是讓逝者安息,讓生者得以走出陰霾。但總不若教育事業在我心中光明,來得充滿希望。

 

心中所想,就會反映在行為上;平常接觸,前移默化,也會反射在舉止間。我是個凡人,天天接觸哀傷,神色就會悲傷,心情就會沮喪,行為就會保守,對人生的看法就會灰暗。所以孟母三遷,不是沒有道理,甚至成年人,也得小心自己生活的氛圍,接觸人事物的影響。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沒有道理。

 

今天翻閱公孫先生的《去梯言》,忽然國事、天下事的磅薄氣勢躍然紙間,歷史風雲復活眼前,為公之氣勢,笑談古今之專業,讓我重新體會到「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又重新充斥胸中。

 

我立志當一名專業作家,不是只有揚名立萬、留名史籍而已,跟我當年立志當總統,是希望視天下蒼生為己任,肩負國家安危為職志一樣;也跟我當老闆時一樣,期望能肩負社會責任,運有通無、服務客戶,照顧員工、回饋社會。我寫書、寫文章也是希望把我不能完成的太多志願,把我會的小小本事,能影響更多的年輕人,雖不能「文以載道、文以明道」,但求啟發一些人,就算對國家、社會有幫助。

 

而最近困於家事,我的視野變小,心胸不再遼闊。展現出來就是利已做事的雕蟲小技,而不能像公孫先生一樣從小故事當中展現大氣魄,從氣魄中又能呈現專業的氣勢。心中想著「於公」,就能展現氣魄;長期沉浸在某個領域,就能呈現氣勢。我們有多少時間鑽研在某個領域,又有多少行事動機能無私於天下?

 

孔子說得好,我們凡人還是得靠「友直、友諒、友多聞」來時時警惕自己,即使身邊沒有三種益友,也得常常閱讀這類有氣勢的書籍、文章,這樣長期下來,我們才能營造一股沛然莫能禦的「氣勢」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