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2005年11月灰塵兄發表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文章之後的對談,目前讀來依然覺得意義重大,尤其是灰塵兄已經找來這裡,更是有特別的意義。

..............................................

灰塵兄:

看到您的文章,實在顧不得因為疫苗副作用而產生的不適(我發燒了),一定得給您回覆。

前兩天,我已經從朋友那裡,知道您在其他家族發表關於新政對於教育主張的引申文章。朋友十分訝異,認為您一定是張貼我過去的言論,直到我指出文章內容當中,您的原創性所在,朋友才相信有年輕的夥伴能把我的思考引述申論的這麼完美,而且條列的這麼清楚。尤其是關於「選擇」意義的申論,更是超過我的文筆所能描述。當天我就興奮的睡不著,深感新政思想的發揚,有如此優秀年輕夥伴加入,必能有成功一日。

看到您的這次的文章內容,其實您是被我的文字不清楚所迷惑,而非您的思考和我有什麼重大分歧。

首先的問題點是關於「人本教育」和「個人取向的投資」的不同,其實應該來說,這是同一回事,如果,我們把中等以前的教育與高等教育,把普通人本教育與職業教育分開來看,那麼人本教育是基礎,個人取向投資就變成人本教育基礎下為了適應社會生活所做的「選擇」。

過去我談教育,沒有把中等以前的教育與高等教育劃分的很清楚,因為高等教育的問題必須先把中等以前的教育做好之後,再來深入討論。

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分野,我討論的很清楚,您也申論的很清楚,不過,我也沒有深入討論職業教育的規劃與發展,原因是因為我認為職業教育會是變動性的,是必須和產業發展結合在一起的。

就像李家同教授所說的,我們必須在基礎上做好,才能討論我們要延伸發展什麼高科技產業,同樣的,我們必須在人本教育上做好了,我們才能進一步討論個人投資取向,來適應社會生活,並藉以謀生的方式。

前面的主張是源自於古希臘羅馬時代對於人格健全的「全人」思想,也來自於孔孟對於君子培養的「禮樂書數射御」「六藝」的均衡想法。

而後面的主張,主要是針對國家政策而言。個人不再是國家的工具,而是一個個的個體,工作權和財產、言論自由一樣,是必須獲得選擇權的保障的。我們一般說「憲法保障工作權」,幾乎都是針對資方,尤其是在限制種族、年齡、性別,健康…上的歧視。但是對於根源,在教育上的提供資源,政府是「有意識」的主導「工作教育」的趨勢,甚至刻意限制某些領域的發展,最明顯的限制,就是神學院的成立。如果神父是一種職業,神學院的限制就不適十分合理。如果說是對於宗教平等的標準,那麼恐怕也不會是用現制的方式。

以我們政治系而言,其實政府管理,在國外已經有專門科系,尤其是專科之類的學校,來培養基層文官教育。(而且還有私立的)但是我們類似的科系,公共行政必須到大學才有,公共政策更是要到研究所才有,完全是依據政府與少數學者的看法來規劃。我對於新政未來發展,就期望有一所基層文官教育培養學校,以積極培養優秀的事務官。

這和中等教育以前,完成人格均衡發展的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工作。不過關於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過於複雜,我想未來還是專文討論。

至於英文教育是否應該「基礎教育」的一部分(每個人都該學習的項目)?
................................................

我想分幾個方向來談:
1. 語言學習時機:

我想,語言的學習,無可避免的是必須在年輕的時刻,如果我們不讓比較年輕的小朋友,早一點接觸,恐怕會失去先機。在幼教(幼稚園)或者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恐怕我們提供課程的選擇並不多,因為課程幾乎會停留在原始的第一級當中,課目一定也是簡化成十分少,不然小朋友根本搞不懂。我們得隨著年紀的增加,然後增加選擇項目。我們會發現,其實小學中低年級的時候,有學習障礙的小朋友比較少(不是身體上的障礙,而是心理排斥因素)。學習差異通常在國小高年級開始。因此,我們如果把外語學習放在可以選擇的小學中高年級,恐怕就會過了語文的學習黃金期。

2. 提升個人眼界:

中文是單音圖像字,英文是拼音文字,其實教授英語,不只是您講的「透過英文與世界作交流」、「用英語與外國人溝通」兩個作用而已,而且更不會單純只鎖定在「吸收知識」、「發送知識」的功用。透過語文根本性不同的認識,我們會認識另外一個世界。

這好比是沒有見過外星人,我們都會否認外星人存在是一樣的道理(鬼神也是一樣),我還記得我過去有一個學生,他認為數字的念法是全世界相同的,例如1都是念「一」,而不知道英文唸one。

當然不是說教了英文,就一定會開發學生視野,因為這還要看老師是否有藉機啟發。但是它卻會是一個工具,讓我們的心胸開拓,讓我們知道「世界」原本大不同!

3. 國際化的趨勢:

開拓心胸,主要就是民主思想的根源之ㄧ,如果我們不能體諒世界有和我們不同的觀點,而老是用我們自己的角度來看世界,那麼創意不可能源源不絕的產生。

此外,我還是得重提台灣是一個中西文化交匯之處,我們應該期望台灣會像大唐盛世一樣,處處都有外國人,處處都是國際化的發展。雖然現在外國人不是那麼多,但是,我們不是在提倡無煙囪的觀光業發展嗎?我們怎麼會用現在的觀點,來詮釋我們希望的未來呢?

我記得我第一次去日本,那是我中學的事情,我在路上想上廁所,沿路用簡單英語問人,沿路的日本民眾都落荒而逃。直到我遇到一群年輕人,才比手畫腳告訴我方向。我住在東京王子飯店,鑰匙掉在房間裡,到櫃檯跟他們說,可能我英語太爛,或者他們聽不懂,最後竟然是用漢字溝通,這是我最訝異的事。

語言是一種影響力,日本受到中華文化薰陶已經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但是沒想到後來卻是中文(繁體字)救了我。

當然我也提倡要多設翻譯單位,但是很多會翻譯的人,專業知識並不足。比方來說,我們政治學教科書有一本很有名的政治學,是大師Ranny 所著,我剛上大一的時候,沒有翻譯本,我們都讀原文書。後來大二的時候,一家出出版社出了翻譯本,我就買來看,看完更是模糊,因為專有名詞他都翻錯,更不要講裡面所舉的美國實例,他根本搞不清楚前因後果,連人名都張冠李戴。原因就是他的譯者是英文系畢業,卻不是政治系。

後來我大三的時候,另一家出版社又出了另一個翻譯本,譯者是政治系出身,所以情況就好很多,但是我仔細閱讀之後,有些地方,我還是覺得和作者原意有所出入,這也養成我讀教科書會去比對原文的習慣,也會留意是否是風俗習慣不同,甚至是語文基本的差異。

所以如果我們要實事求是,不是只是要靠教科書的基本答案來教育,我們要教學生學會找資料來思考,如果我們都只能找二手資料,而不能找出最原始的觀點,那麼我們又怎麼能激發新的原創思想呢?
......................................

4. 分級的選擇:

當然講到這裡,恐怕灰塵兄又要認為,我是提倡人人念大學、人人讀原文書。蔗樣的思考,其實又犯了二分法的思考,其實前面就已經有一次了,關於「人本教育」和「個人取向的投資」,您就想成是不同理念,而不是用延伸的觀點,將兩者結合。

同樣的,雖然我提倡學習外文,會講到我大學的例子,但是我們還是要客觀的回到原本設計的分級學習制。英文第一級,絕不會是學會讀原文書。應該是認認字母、學學發音。

我們看看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地方會用到英文字母?選擇題選項會用,車牌會用…。難道我們要讓這些沒學英語的人,連車牌都看不懂嗎?還是要把車牌改成甲乙丙丁…、ㄅㄆㄇ…?

我們可以討論英文要通過的基本級數裡面教什麼,但是要把英語教學排除在基本必修類別之外,我總覺得不會是個人成長的良好發展方向。

我個人英語學習的經驗,也十分不好,我幾乎到了高中,還在用注音拼音法來背單字。Park,我當時是用ㄆㄚˋㄎ來拼音,然後字母另外記。所以等於我學英文還要用兩種方法來記憶。其實應該說,我用中文的學習法來學英文。因為中文就是音和形勢完全分開的東西。(雖然我們有形聲字,但是意義和拼音文字不同)

所以我大學聯考第一次英語考了15分。(雖然我數學98分)因此不能讓我考上我想念的法政科系。(因為英文加重分數,還有門檻,要高標)

我當初也是認為,這樣對我不公平。後來我認識更多(眼界開拓之後),我發現就是我失去語文學習的黃金期,所以沿路一直排斥英語學習。第二就是我們學校教學,幾乎都是要用來考試,所以kk音標取代了自然拼音法。背單字取代了學習的樂趣(不是不用背,我們回想一下,您中文是怎麼背的?觀察一下小嬰兒怎麼學說話的。指著爸爸叫ㄅㄚˋㄅㄚˋ ,指著媽媽叫ㄇㄚㄇㄚ,形體記憶法)

我們年紀越大,就會越排斥那種看起來像嬰兒學說話的方式學習,孰不知那是最基本的學習法。

所以我們在15-6歲青春期給年青人選擇是否學習,恐怕我們會開始製造另一批國際化下的知識新文盲(不是指不認識字),是盲目排斥國外資訊,國際化問題或事務的新「知」盲。

有沒有看到熟悉的說法:
>>美國都是上了大學才開是選擇他需要的..(國外沒聽過,其實是他根本沒去過,沒看過,而不是美國制度是這樣,美國中學就很多選修課…)
>>這種制度有疑問性..(用自己直覺想法,先排斥…,而不是去找資訊來反駁…)


還有很多人,為什麼不去認真把別人東西研讀完,就大放厥辭,尤其是提出日本翻譯制度,我老早就提過的東西,都是這樣狹隘的心態的在作祟。

所以要不要把英文放進來,端看我們想要教育出什麼樣的學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