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我在我們這一班2當中所舉的例子,台灣的教育不只是面對制度的問題而已,還有家長、老師,甚至是社會的價值觀。也如同另一位朋友分享的例子:「一位媽媽憂心的問我:他的孩子白天念全美語,要怎麼加強中文能力才不會上國小一年級時中文程度落差太大?一位爸爸問我:他買了好多故事書孩子就是不愛看,寧願和他搶電腦玩,問我怎麼糾正他?」問題不只是出在送去全美語的媽媽或提供電腦的爸爸自作自受而已,而是有更複雜的一些因素。

讓我們回到英檢這個例子當中,嘗試簡化一些問題,幫助我們思考。我記得灰塵兄跟我多次討論義務教育是否必須將英語列為必修教材?其實,無論我們正反雙方舉出再多的理由,我們都不能阻擋社會的需要,學校不教,只會任補習班拉大貧富差距當中的知識落差。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不過,我們不是因為家貧,而是因為我父母的天真。

由於國小成績算是優異,爸媽從不認為我必須補習,等到上國中的時候,惡劣的英文老師,竟然跳過字母、發音,直接從單字開始學起。我就這樣用注音符號痛苦的度過國中一年級,才進入補習班補習,從此開啟我英文痛苦的學習史。

其實缺乏差異化的教學方法,在真正的教育當中是不常見的,但是在我們的教育體制當中卻是現況。當過補教業的老師們都知道,如果要輔導落後的學生跟上進度,要花多少的力氣和時間,但是學校卻將課後輔導當作一種趕進度的正常學習。

每個孩子的啟發程度不同,尤其不同科目,但是我們的社會很難容忍同年齡的學童還能有學習上的差異化,只要接受輔導,甚至就被貼上「笨蛋」的標誌。這也是補習班能大行其道的原因,尤其是小型家教班,因為這變成社會趨勢,卻是一種教育資源的超級浪費。

大家都抱怨高學費,如果我們把補習班的收入也算是一種學費,怎麼不見大家抱怨呢?可見大家是希望學校提供一種起碼,而且低廉的教學品質,但是低廉,又如何提高品質呢?所以我們只好另外浪費更多的重複學習經費在補習班上。

英檢又是這樣愚蠢的另一個例子,其實教育部去推動英檢,代表的是對學校體制內的英語教學品質的不信任。雖然美其名符合國際標準,其實無異賞了學校英語教學一大耳光 ─ 無效的教學。

如果學校教學能獲得信任,又怎麼需要用外在的英檢制度來再次測驗學生呢?

好吧!我們無奈的接受這個事實,我們需要英檢來檢驗我們的英語教學成果。但是如果要採取這個標準,是不是得接受英檢制度的設計?一個能力程度的檢驗,而無所謂通過與否的概念。我們會檢測一個是否有生存能力嗎?還是檢驗每一句中文合乎標準呢?

身為TOEIC最早的引進業者的一員,我可以很肯定的說:「英檢的原始設計只是一個能力的呈現。」要通過多少分數端賴需求而定。

但是全民英檢毀了最原始的設計概念,教育當局要求大專院校設立通過標準作為補助標的,讓學校設定學生通過級數,則是完全摧毀了原始的精神,把英檢變成一場過去的大型聯考,只是他只考英文!

這是我們另外一個問題,我們沒有辦法容忍個別差異,叫中文系通過英檢?這好比煮飯一定要有廚師執照一樣。

我舉外甥的例子來說明這樣的問題,他在尚未上幼稚園的時候,媽媽決定試探他的性向,讓他參與幼兒英語班與音樂班、舞蹈班、美術班,由於時間緊湊他常常會來不及趕另一個班,當然媽媽從沒有給他壓力,只是讓他嘗試,他很開心的投入每個班的學習,但是實在看來是力不從心了,媽媽問他:要學哪個班,先停掉一些好嗎?他想了想說他不能決定,能不能一次停一個,讓他試試看?

一個循環下來,他決定停掉英語班,但是他跟媽媽說:「我只是要保留喔!等我學大鼓(音樂班)之後,我還要回來上!」

外甥的母親從沒有想過要讓他十項全能,只想讓他知道自己的潛能,沒有要求他學多好,她也不算叫他學英語,又擔心他中文學不好,雖然她是中文系畢業;她也不會覺得像他爸爸一樣是電機系教授,沉迷在電腦裡面,還必須擔心他閱讀能力有問題。

當然她也不會讓小孩子在沒有任何接觸之前就決定一個方向,像我們的朋友說的:選自己想學的學,因為她知道這樣只會侷促他的學習,只會讓他學的支離破碎,最後喪失學習的樂趣,甚至也會不知道學習也是必須下苦工才會有成就。

我們的社會總是在學校要求學生十項全能,五育均衡,卻無法真正提供一個這樣的烏托邦社會環境。在真正的社會,我們能容忍各種不完美,保持彈性,讓人可以及時補救,或再度學習,讓人從成就感找到自信。

但是我們對學生就是這樣殘忍,我們沒有犯錯的空間,每一個年紀,每一個年級,我們設定了完美的標準,甚至要求他們一起來大排名,說是提升學生素質,卻是打擊一般學生的自信心,來成就少數成績表現良好的學生。

如果這是我們的標準,我們要不要統一到整個社會來呢?每年辦一場成就比賽呢?還是我們只會欺負在學校的學生?只因為他們是學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