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就是我經營部落格的目的,拋出一些想法,看看大家對這些想法的反應,有時候這是寫一本專書所做不到的事,很少會有讀者寫讀書心得告訴我,更不會告訴我我的想法在他們腦中被用什麼樣的方式所理解。譬如在前一篇網路行銷的文章中,有些朋友誤會我不重視技術發展。其實這是嚴重誤解我的意思,我的原意是技術發展必須替「需求」服務。而行銷的第一個P,product,產品行銷就是探討需求與技術的關係。

我最後一個專職工作是數位學習的PM(program manager)。數位學習算是資訊業當中最冷門的一支。當初這家大公司挖角我的時候,我正在另一家小公司做數位教材,一直深受技術不良的痛苦。所謂技術不良不是做出來的產品不好,而是操作上必須更多專業的技術人員,而無法大量、便宜的生產數位課程。而這家公司的技術卻可以做到不需要專業數位資訊人員就能大量生產教材,因此我就跳巢到這家公司接受挑戰。

沒想到來這家公司,他們更深受教材不能多樣化所苦,認為他們的產品極不具競爭力。原因是他們的技術來自微軟的授權,影音之外,能呈現的教材就只有powerpoint,勉強能用office其他軟體,但是都會有格式跑掉的問題。因此當時熱門的其他數位課程,例如利用flash製作動畫,都和他們的系統不相容。

其實這家公司的主管和老闆都搞不清楚他們真正的優勢和劣勢,把優勢當成劣勢。在數位學習界,有所謂製播工具(製作課程教材使用的軟體)和播放平台(就是擁有會員制的網站,和YouTube不同的是具有學習紀錄功能)的區別,這家公司的產品則是整合了兩者,所以才讓操作上十分簡便,讓一般工讀生都能操作。但是連他們的工程師都不知道他們礙於技術限制所研發出來的產品,恰恰好是教育機構所需要的運作模式。因此在我來公司之前,他們無法有效的開發補習班、學校,而把時間專注於打算做一個大型入口網站。

其實他們老闆也搞不清楚現在的技術和入口網站,或者後來我提出來的平台部落格服務化(BSP)有什麼不同。我嘗試解釋過很多遍,但是年紀不小的老闆,根本不是網路的使用者,所以根本聽不懂。目前的技術如果有一個單位用,就必須架一個網站,因此如果都架在公司伺服器內,就會發生系統衝突,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賣斷給教育機構,讓一個教育機構有一套軟體系統;架入口網站就是要找到很多數位教材業者或老師來這裡販賣,就像中華電信做的數位學習網站(Hi-Learning)一樣,首重的是通路,你必須賣得出去,才會有業者或老師願意來這裡掛單寄賣;而數位學習平台部落格化,就是經營像YouTube這樣影音平台,讓老師和教育機構隨時能在網路上開站,這樣才符合網路習慣,即使收費,只要服務功能好用,還是會有很多教育機構和老師願意付費使用。

當然這家公司把數位學習當副業,沒有龐大的業務團隊,也沒有很好的網路行銷團隊(要架入口網站不是靠我一個人就能做到),所以最好的選擇是部落格化,我只要運用一些行銷技巧,馬上就能夠找到一大批付費使用者(而且在技術研發前,我就找好了,已經開始運用租賃方式使用我們的平台)。沒想到工程團隊和我為了技術問題起了衝突,他們講了很多理由,最後我終於知道他們是不會做,我幫他們找了外包團隊,很便宜,只要40萬,連老闆都同意了,他們還是反對,最後我也知道他們是怕丟了工作。

這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了需求,即使再難的技術也應該克服,但是通常資訊業不是這樣,都是像這家公司一樣,由技術來領導一切,工程人員會做、能做的,才是發展方向,所以導致我們的網路科技都不大實用,因為對於工程人員來說好用的東西,對於一般人卻是難用的要死!無名小站一開始爆紅,就是因為一般人用起來簡單,但是對於技術人員來講,無名的技術爛斃了!但是後來越來越多BSP的功能發展,主架構幾乎還是和無名一樣,只是多了很多功能,卻不是根據需求來開發,譬如我剛剛講的老師族群,他們都是用技術去抓空氣需求,憑自己的技術先完成產品,所以很難再有另一個無名爆紅的例子了。所以如果台灣的網路發展要朝向蓬勃發展,是必得由通曉行銷的人員來主導,結合不同的技術人員,才有可能做出好用的產品。

至於談到網路發展與部落格趨勢,我就得談談網路的技術發展脈絡,尤其是Web2.0的突破性發展。Web2.0雖然是技術上的突破,但是實際上使用者的大突破。過去在Web2.0以前,架站技術是少數會這項技術的人手上,稱為Geek,譬如我之前談過的牛爾,他如果不會程式語言,無論他是用html還是其他,他就不可能把他的彩妝知識放到網路上來。而Web2.0就像活字版印刷的大發明一樣,讓整個架站成本變得和印刷術一樣低廉,你只要會打字就能上網架站 — 開一個部落格。所以現在的網站才會熱鬧起來,可看性也才會變高,也才吸引更多的人上網瀏覽。

網站和其他行銷工具有什麼不同呢?網站具有高度的長時間性宣傳,不像電話、電視、報紙…,這些通訊、媒體行銷工具只能短效型行銷,網站能像書籍、電話簿一樣能長期的保持資訊的存在,所以我才會說,即使都不更新,還是會有一些基本流量(我的書裡面有提到有個大陸老闆,就是靠這樣的特性發大財)。其次,網站還有高度顧客主動性,搜尋引擎的發展,讓具有需求者,能更輕易主動搜尋到服務與商品提供者,增加了商業的流動。過去我們家中的舊貨,有多少能夠出清拍賣呢?通常都是丟掉居多,網站卻提供了交易的模式,讓資源能夠有效再利用。最後,網站還有一項功能,就是價格扁平化,甚至趨近於零的特性。網路的行銷因為當中消滅了許多中間行銷商的空間,所以讓交易金額能夠大幅降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很多商品的定價當中其實隱含了很多廣告商、通路商的廣告費和佣金,網路提供了一個直接交易的模式(又稱為直效行銷,和一般我們認為的直銷不同),加上消費者又開創了線上團購模式,讓最源頭的製造商都能夠第一線做起生意來。這就是我所說打擊盜版的最佳方法,把價錢低到不能再低,運用團購力量,以量制價,這樣盜版沒有利潤,就只能乖乖退出市場。這件事情在美國電影工業有類似的例子,原本盜版已經重創美國電影工業,後來電影工業決定把錄影帶(DVD)市場整合進來,讓電影上映和DVD發行間距縮短,把上電影院當成一種社交約會的模式經營,把純粹看電影(不進電影院)的顧客另外經營,把這塊市場壓縮到毫利,一邊打擊非法,就能夠有效控制盜版的勢力,並且增加自己的獲利能力。他們還沒把網路這塊弄進來,如果一旦他們想通了,盜版的勢力就會進一步被壓縮,試想一部10元的電影,你幹麻買不清楚的盜版呢?

再談到部落格發展。當技術越來越普及,寫手越來越多,要脫穎而出就不大容易,當然我不是說沒有機會,因為部落客會越來越像明星,也會有世代交替。我講的是網路讓人感到渺小和自卑,因為總有比你更專業的部落格會出現。我在課堂上提供四種方法供部落客參考,第一是比專業,你要比人家更專業,就像星光大道一樣,你得進前五名才有機會出唱片;第二是製造感動,無法比人專業,就記得那句話:「科技始終來自人性」,而人性總會濫用科技。電話的發明是做什麼用?是連絡使用,但是最後都變成感情聯繫,當你的電話費暴增,幾乎一定是你戀愛了,不是嗎?第三是利用社群,我們自己創造社群不大容易,通常是創造粉絲,類似歌迷俱樂部,但是你可以加入社群,觀察社群的討論,就能找出更多的需求。最後是製造話題,這是我覺得最廉價的方式,只要夠聳動,在八卦媒體橫行的當下,你自己就擁有一個媒體 — 部落格,能吸引他們的目光,蹓鳥俠、百變小胖就是這樣而爆紅,只是話題怎麼連結到銷售、獲利,這就是要再探討的課題。

我當然相信部落格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因為現在只是開始而已,不過大家可能忘了部落格火熱的原因不是在於它能做行銷,而是它代表一個人的存在,就像我們發送無人太空船,載著人類文明的資產 — 歌曲、影片…飛向無邊無際的宇宙,不是為了證明我們不是孤單的(找外星人),而是為了宣示自己的存在。所以有更多的商機是提供給部落客更多的服務,甚至是付費,部落客也會甘之如飴。包含不寫部落格的讀者,也有更多的商機,這在下一次,我們再深入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