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2008年總統選舉,總是有很多人選的揣測,被點名的準候選人總是會以「大位不以智取」來回應媒體對於策略的探詢。

這句話不僅僅是當作這些政治人物拒絕回答的遁詞,而是我職場生涯當中最深的領悟。有人說:「少年得志大不幸」,對於30歲以前歷任過外商公司執行副總的我來說,是一針見血的描述。我現在的職稱只是「副理」,距離副總,還有經理、協理,甚至特助…的層級。

當時我任職的時候,其實也一直以「這是一家上市櫃的大公司」、「我是換職場跑道」等等的理由說服自己接受名片上那樣的職稱。

但是我英明的老婆卻告訴我:「你的名字沒有改變,人家是看你黃某人做了什麼事,有什麼表現,而不是看黃副理或者黃副總做了什麼事。」

是的,職位只是讓你「名正言順」的做事情,如果能力不足,那只是尸位素餐;如果能力很好,影響力也不會因為職位而限制。

我曾經看過一個研發單位,一個工程師由於技術能力很好,深獲老闆肯定,連部門主管都對這個工程師惟惟諾諾,絲毫不敢得罪,雖然他連總工程師的頭銜都沒有。

在私人公司裡是這樣,公領域的發展也是這樣,很多時候威望更能轉成權力來運用,例如民進黨的前主席施明德、 林義雄 先生,前者掀起驚濤駭浪的紅衫潮,後者對於高雄選舉產生關鍵的影響。他們沒有職位,影響力卻無遠弗屆。

有些人光有職位,位高權重,但是影響力卻連命令都無法貫徹。

如果不能體會職位設立的原有目的,那麼只是追求職位,最後也無法獲得支持,發揮原有職位的影響力。

古人為什麼說:「大位」不以智取?因為在爭取大位的時候,前面已經歷經許多「小位」的歷練,如果只是光靠策略取得這些職位,卻沒有發揮職位應有的功能,總在爭取「大位」的時刻,被拿來檢驗,是否值得更能擔負更大的責任,以及賦予更多的權力。

所以身為一個主官、管,要重視的是你在這個職位上應該要做什麼,而不只是享受頭銜所帶來的虛榮。

其實在台灣,直銷界已經將經理人頭銜的榮譽榨乾到幾乎沒有價值,幾乎工作個一兩年,就有人會獲得專案經理、行銷經理的頭銜。現在我幾乎不理會這樣的頭銜,如果他的態度不佳,我甚至就直接問:你帶幾個人?再不客氣,我就會直接問他薪水多少呢?

沒有管理人,怎麼叫做專業經理人?薪資只有三萬多,那只能叫資深員工的禮遇頭銜,請他不要得意忘形。

當然這些只是實質的衡量標準,不是特意用來羞辱或質疑一個人的存在價值。但是我還是要提醒一些年輕的經理人,尤其是初次加入經理人的行列,還是要虛懷若谷,多加學習,畢竟管理是一門很廣泛而且是可以專研很深的學問。

我個人認為身為一個主管,首先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是發掘人才,第二是協助下屬解決問題,第三是決策。

找對的人上車,是「A到A+」這本書開宗明義的主旨,但是它不只是存在教科書中,而是我個人的親身體驗。

用人一直是一項很複雜的工作,一開始不僅要判斷應徵者不只專業,還有在個性上是否合適,接下來還要安排關卡加以試鍊是否真的符合需求。最後更麻煩的是你必須將真正的人才留住,營造一個人材願意留下來的團體(部門)氣氛。

現在不僅是用人,還要用人材,人就是可以隨時替換,誰來做都沒關係,但是人材可就要憑點運氣,還有精準的眼光。

我通常會自己搜尋我要用的人材,因為我認為這是一個主管最重要的事,我也會要求我下層主管這樣做,而不是仰賴人事部門,因為人事部門只會用一些標準:年資、學歷、工作經歷、專業證照,而不會仔仔細細研究人事資料。

我曾經用過一個員工,就是我親自挑選,他的資歷很普通,但是工作效率卻是別人的三倍,他上班一個月就完成了整個專案的三分之一,不禁令我懷疑之前的公司為什麼要放他走?即使他不願去大陸發展,如果我是那家公司主管也會千方百計將他留下來。但是就是有很多主管不能體會這點,總是任由人材流失。

除了用人之外,我看過很多主管在下屬面臨問題或犯錯的時候,不是急於保住自己的職位就擱置問題,不然就諉過給下屬。過去我一發現這樣的問題,我會立即開除這樣的主管,後來我發現這是一個企業文化的問題,唯有不想著公司保障,主管才有可能做出負起責任的動作,協助下屬完成任務。但是這真的很難!

按道理,主管能力應該比下屬好,有更多的經驗與資源能協助下屬,但是這通常和公司升遷制度也相關,不一定是常態。不過我認為主管應該還是要誠實面對,即使能力不足,還可向上尋求援助。

當然有可能下屬的建議或問題,是必須做出一個決定。最糟糕的主管就是延宕整件事情,完全像鴉片戰爭兩廣總督葉名琛的態度:「不戰不和不守,不降不死不走」,等待的時機過去,危機自然化解。通常很多公司都被這樣的主管拖垮。

決策當然是有風險,甚至會遭到上司責罵,但是後來的公司損失,更可能帶來更可怕的後果,有一次,我們公司替一家知名飲料商辦校園戶外演唱會,由於天氣預報幾週都十分晴朗,面對下屬提報雨天備案的預算,一位執行的主管,就遲遲不簽名,只因為它會增加預算百分之二十。活動當天果真下了獅豹雨,讓公司賠償了250萬。當然我就開除這位主管。

後來我開公司的時候還遇過一個主管,因為自己不想看報價單,所以一直延誤備援機採購,導致我們網路服務當機時,缺乏後原系統支援,讓服務多停擺36小時,我也開除了這位主管。

當然有很多決策影響不這麼明顯,但是它就是執行力的一項考驗。

想要當好一個主管,首先要練好這三項功夫,這樣大位不用智取,就會自己來報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