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立場保守的《華盛頓時報》幾天前的社論強調:美國希望台灣走高空鋼索,既要兩岸和解,又希望台灣不要重「中」輕美,因此建議美國政府給予台灣提供經濟、政治、戰略上的誘因,讓台灣能和中國保持合諧又不太黏的關係。這則新聞其實充分反應美國外交上現實主義的看法,也充分表現了美國在亞太,尤其台海上的美國利益的政治企圖。

我很早就說過,如果利用美中矛盾,其實台灣是獲利良多,可以左右逢源,但是問題是在於人心向背是否能夠這麼理性?外交理論上,無論現實主義,還是理想主義,其實都是基於理性原則,所不同的只是性善性惡作為出發點,一個強調武力制衡,另一個主張國際組織合作而已,問題是,在於民心的氣氛上,通常很難以理性作為基礎。

我們對中國大陸友善的氣氛一旦形成,其實保持距離的防衛心態就會被壓制;當然反過來說,仇視中國的環境氣氛養成,也很難「和解共生」。無論現實主義或理想主義,都很難為台灣找一條出路。何況無論藍綠哪一種主張又都混合現實與理想主義。

藍營以理想主義的兩岸合作為主體,其實也不會放棄美日同盟的現實立場;綠營以現實對抗為主體,也希望透過國際組織的理想性降低衝突點(加入聯合國就是一例)。雖然手段略有差異,其實本質是很接近的,會有區別的則是在操作手法。

不過關鍵點在於炒作出來的台灣民氣走向,這就是個大麻煩,因為支持者不會理性的思考軟中帶硬,硬中帶軟的策略,通常氣氛會是軟會更軟,硬會更硬,讓局勢變成只有單一面向而不可收拾。

美國的外交通常都是走菁英主義,政治菁英在外交政策上,除非有重大威脅,否則很少會做成炒作的話題,即使中國威脅論、北韓、伊朗等邪惡國家議題,也都沒有成為美國唯一的外交政策,美國政治菁英還是有很多選項來操作外交策略。

以這次來台灣划龍舟的美國國安會亞太資深主任韋德寧來說,他也是遊走兩岸,在前政府時代對台為了壓制台灣不利美國的動作,也不甚友善;現在台灣與大陸看似和解,他又頻頻放出對台灣鼓勵(獨立或對抗)的言論。對於美國來說,這就一種平衡做法,但是對台灣來說,就是一種兩極化的情緒。

面對台灣這樣詭譎多變的情勢,除了倡議更多的朋友要理性看待台灣對外關係(無論兩岸或外交)之外,也要理性看待藍綠主張,因為如果我們真的要在美中當中走鋼索,兩方都是台灣不可獲缺的平衡點。唯有理性的朋友越多,我們才有可能持盈保泰,維持更長期的獨立自主生活方式與和平,才有條件去創造一個人類理想的生活方式,甚至成為華人民主制度的典範、世界欽羨的樂土,也才能贏得更多的尊敬,與創造更大的光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