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意外的大病一場,無聊到在醫院裡竟然能把平常不太看的所有報紙翻完,總是令我感到太多情緒的聯合報,在前幾天倒是讓我有意外的驚奇,翻開民意論壇,整頁的論壇竟然可以完整呈現對於釣魚台外交後續政策有完整的評論。
這天的論壇,有聯中制日的言論,有不要放棄美日聯盟下的安全戰略高度,更有降低緊張性到事務性漁業談判的看法,把所有政府可能採取的方案都做了清楚的剖析。其中我個人比較偏向陸以正大使的看法:政府處理的其實還算得體,事件也會和平落幕,果不期然馬總統在不久就出現在螢光幕前,宣佈和平處理釣魚台問題。
許多媒體都用放大鏡來看馬總統的記者會,只是我很疑惑的,既然沒有媒體發現馬總統已經釋放出整件事該如何落幕的方式,不是那麼膚淺的「和平處理」的宣示,而是關鍵的那句:「日本政府應該提出受害者能接受的道歉方式」,這句話已經定調事情會朝一般事務性撞船的方向來處理,也給日本政府很好的台階下:你們不用為了釣魚台,但是要對受害者提出應有的尊重。
我不反對這樣的作法,因為我ㄧ向主張議題式外交,結盟式外交和地緣政治幾乎是19世紀的產物,集體安全與區域和平對話已經全面取代這樣的作法。例如新加坡舉辦東亞戰略論壇,提倡太平洋地區各國透過對話,降低誤判與誤會衝突的危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作法。的確台灣的情況很特殊,無法完全類比成新加坡,但是和很多人用充滿敵意的中國來形容這樣的努力是不一樣的,畢竟新加坡在初期面對排華馬來西亞有比我們更大的危機意識。
從這次釣魚台事件來看,我們可以看出歷史,也可以看出未來。台灣政府過去釣魚台的忍讓,從李前總統開始最明顯,因為他就是希望把日本的勢力範圍擴大到台灣周邊,這到了陳前總統時代,日本宣稱美日安保將擴大為日本周邊有事就可以看出來。陳前總統對於日本的更加忍讓,可以從成立日本事務會來取代亞太司的功能當中發現。這絕不是在野黨所批評的找代罪羔羊,應該就是八年以來的對日友好政策所致。
美日安保的確對台灣很重要,但是就拉高戰略高度來說,我不認為可以只用同盟的安全角度來看,而是應該切開不同議題來擴大討論。我不認為聯中制日或聯美日制中對於台灣是完全有好處的,而是我們都得犧牲一定程度的代價,單就釣魚台事件如果要聯中制日更是天方夜譚,如果三方都坐上談判桌,中共不就擺明承認一邊一國?其實如果是這樣,大談拉高戰略高度,高談美日保障安全的朋友應該是更高興。向美日過度傾斜,其實過去十二年,我們已經經歷過了這樣吃不飽也惡不死的生活,安全不是完全的保障,安心程度高一點點,卻喪失了靈活的對外關係。
我認為我們應該要開始適應議題式外交,也就是把所有的涉外事件拆開來看,不邀居泥於同盟或敵對關係,而是要看國家實力,在哪些議題上占上風,哪些議題上必須透過雙邊甚至多邊活動來促成。我認為台灣未來要多著重參加國際組織,尤其是自己實力受到重視的組織,例如WTO,或者東亞經貿論壇。其次是有乾關民眾福祉的組織,有關環保、衛生…。把一台拆開來,我們會發現我們外交空間會大的很多,有了發言權,我們會越來越有國際觀,而不會老是利用國際場合、國際關係,盡做些「內銷」的議題。
我相信在美日中三國的競合關係中,其實台灣是最有實力擔任潤滑劑的國家,而不是哪一方的被保護國。一旦我們優游在這三國當中,東協與大洋洲的國家也就不能忽視台灣的實力。只不過這樣的眼銧和視野,就得靠我們自身慢慢培養了。
這天的論壇,有聯中制日的言論,有不要放棄美日聯盟下的安全戰略高度,更有降低緊張性到事務性漁業談判的看法,把所有政府可能採取的方案都做了清楚的剖析。其中我個人比較偏向陸以正大使的看法:政府處理的其實還算得體,事件也會和平落幕,果不期然馬總統在不久就出現在螢光幕前,宣佈和平處理釣魚台問題。
許多媒體都用放大鏡來看馬總統的記者會,只是我很疑惑的,既然沒有媒體發現馬總統已經釋放出整件事該如何落幕的方式,不是那麼膚淺的「和平處理」的宣示,而是關鍵的那句:「日本政府應該提出受害者能接受的道歉方式」,這句話已經定調事情會朝一般事務性撞船的方向來處理,也給日本政府很好的台階下:你們不用為了釣魚台,但是要對受害者提出應有的尊重。
我不反對這樣的作法,因為我ㄧ向主張議題式外交,結盟式外交和地緣政治幾乎是19世紀的產物,集體安全與區域和平對話已經全面取代這樣的作法。例如新加坡舉辦東亞戰略論壇,提倡太平洋地區各國透過對話,降低誤判與誤會衝突的危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作法。的確台灣的情況很特殊,無法完全類比成新加坡,但是和很多人用充滿敵意的中國來形容這樣的努力是不一樣的,畢竟新加坡在初期面對排華馬來西亞有比我們更大的危機意識。
從這次釣魚台事件來看,我們可以看出歷史,也可以看出未來。台灣政府過去釣魚台的忍讓,從李前總統開始最明顯,因為他就是希望把日本的勢力範圍擴大到台灣周邊,這到了陳前總統時代,日本宣稱美日安保將擴大為日本周邊有事就可以看出來。陳前總統對於日本的更加忍讓,可以從成立日本事務會來取代亞太司的功能當中發現。這絕不是在野黨所批評的找代罪羔羊,應該就是八年以來的對日友好政策所致。
美日安保的確對台灣很重要,但是就拉高戰略高度來說,我不認為可以只用同盟的安全角度來看,而是應該切開不同議題來擴大討論。我不認為聯中制日或聯美日制中對於台灣是完全有好處的,而是我們都得犧牲一定程度的代價,單就釣魚台事件如果要聯中制日更是天方夜譚,如果三方都坐上談判桌,中共不就擺明承認一邊一國?其實如果是這樣,大談拉高戰略高度,高談美日保障安全的朋友應該是更高興。向美日過度傾斜,其實過去十二年,我們已經經歷過了這樣吃不飽也惡不死的生活,安全不是完全的保障,安心程度高一點點,卻喪失了靈活的對外關係。
我認為我們應該要開始適應議題式外交,也就是把所有的涉外事件拆開來看,不邀居泥於同盟或敵對關係,而是要看國家實力,在哪些議題上占上風,哪些議題上必須透過雙邊甚至多邊活動來促成。我認為台灣未來要多著重參加國際組織,尤其是自己實力受到重視的組織,例如WTO,或者東亞經貿論壇。其次是有乾關民眾福祉的組織,有關環保、衛生…。把一台拆開來,我們會發現我們外交空間會大的很多,有了發言權,我們會越來越有國際觀,而不會老是利用國際場合、國際關係,盡做些「內銷」的議題。
我相信在美日中三國的競合關係中,其實台灣是最有實力擔任潤滑劑的國家,而不是哪一方的被保護國。一旦我們優游在這三國當中,東協與大洋洲的國家也就不能忽視台灣的實力。只不過這樣的眼銧和視野,就得靠我們自身慢慢培養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