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交通部長毛治國要求中南部先養公車乘客再來蓋捷運的說法令人為之噴飯,也顯示出政府官員對於未來趨勢沒有想像的空間。大眾交通工具的便捷性,決定了乘客是否利用的關鍵。我到中南部出差,常常為了缺乏便捷的交通工具所苦,即使有了便捷的高鐵,但是脫班、久候的公車讓背包旅客為之卻步,當然更不用說一般當地的居民。我們的政府政策是希望真正建立節能減炭的社會,還是希望節能減炭只是流於口號呢?台灣交通的最大問題就是小客車成長的速度,蓋越多的公路,不是滿足公眾、貨物運輸的需求,而是讓更多小客車快速成長橫行其中,這樣對節能減炭不僅沒有幫助,更是造成了國土更多的破壞。如果真的要符合國際潮流,吸引更多遊客來台灣旅行觀光,如何妥切的規劃準點、準時、便利、快捷的大眾運輸工具,才是真正的發展之道。有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工具,發展油電車,甚至短程電動車才有機會。目前最節能減炭的電動車,最大的問題就是續航力的問題,有了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的規劃,短程續航力不足的接駁式電動車才有發展的市場。

政府官員的短視也和我們一般大眾有極大關係,一方面是沉浸在過去的思維,另一面是缺乏破壞性的勇氣(將是無本生意3的主題)而缺乏開創性的思考,不能擁有創新的想法和開創性的作為,當然整個台灣就原地踏步了。擔任創業講師幾年來,我就發現原本具有極大開創能力的年輕朋友,竟然有幾個問題阻礙了他們的發展,首先第一困境是承認現狀的傾向,我講的不是安於現狀,因為想要創業的朋友通常已經具備挑戰現狀的勇氣。我講的是缺乏項羽一般「吾將取而代之」的豪氣,面對目前第一品牌的競爭或挑戰大公司市場,年輕的朋友缺乏我們當年開創台灣經濟奇蹟時那股豪氣;即使謙遜一點,也要有劉邦「大丈夫當如是也」的胸襟。很可惜,台灣的年輕朋友都少了那麼一點點的捨我其誰的豪氣。何飛鵬先生在他的書裡面所強調那股捨身相殉的氣魄,沒有前面我講的這樣豪氣干雲的想法,是沒辦法去做的。

第二件事情是延伸自第一個困境的思考,缺乏挑戰第一的豪氣,就會向較大的勢力屈服。譬如我談到政治的改革,馬上就會有年輕朋友問我要加入哪個政黨,不會去想為什麼不可能重組一個全新的政黨來進行改革;我講一些事業經營的點子,現在的年輕人也不像我們以前,馬上捲起袖子就來實驗看看有沒有可能自己做做看,而是立刻提議和某個大企業談合作,希望能藉力使力。何社長的書裡面講的不滿,就是對現在的環境,把持環境的勢力,大企業、政治勢力…等等既得利益者的不滿,我們創新、創業,當然就是要向他們挑戰,怎麼可能還想藉力使力,被他們同化、同流合污呢?這樣又怎麼能號召出新的顧客、支持者,讓自己成為創新改革的力量呢?

第三個問題就是大前研一所說的:「大膽想!用心做!」很多年輕朋友缺乏這樣的勇氣去想像,去印證自己的想法是否錯誤或正確。而且這樣的情形很兩極,很敢想的通常沒能力,通常是幻想,而有能力的就變成不敢想,只在自己會的範圍裏面思考。我常常想這兩種朋友如果能夠各自交換一點點就好,沒能力的朋友應該多讀一點書,知道自己的想像如果沒有事實當根據,通常不會實現;也能力的朋友應該多大膽想像超過自己已知的範圍。不過這兩種人都有同樣的問題,就是都不敢做。即使機會已經擺在眼前,連往前跨出一步的勇氣也沒有,還會安慰自己,自己這樣的安排比較妥當。

我想起我年輕的時候,我就敢天馬行空亂想,然後我會想辦法先去找資料,看看我的想法是不是真的創新,還是之前有人已經失敗過,失敗的原因我有沒有辦法超越呢?然後一步步去實驗自己的想法。我在補習班工作的時候,我就發現我要的是更多好的榜單,那麼好的榜單怎麼來呢?難道逼學生念書就好嗎?我發現不是,而是要幫學生找到讀書方法,並且不斷加強他們的信心,果不期然,我的學生很多都輕輕鬆鬆考上理想志願。

多年後,我又回到補習班,他們故意要測試我是否寶刀未老,要我去挑戰一個全新領域,一個被另一家補習班把持已久的領域。我所屬的補習班已經挑戰四年,換掉四個主管都沒有成功的領域。我接到這個工作,第一個決定就是要挑戰第一品牌的對手,所以我馬上進行檢討,比師資,比教材,比宣傳資源。因為我做這樣的比較,才會發現我們師資竟然一樣(前四任主管都沒發現),同樣幾個老師改不一樣名字在兩家補習班上課。這樣的發現,讓我有很大的信心,因為這表示不是師資的問題,是其他的問題,可能是後勤、輔導,或者招生的問題,那麼我就能專注在其他問題上。

我想一般人會這樣想,把後勤、輔導、招生當作第一優先。我卻不這麼想,我和老師溝通之後,我決定把王牌老師全換掉。一般人應該不敢做這樣的冒險,但是我就是專注在後勤、輔導上得出來的決定。因為王牌老師只是名氣高,很不願意在輔導上下功夫,我不可能逼老師挑一家專心上,也不可能另外補強資源加強輔導工作(補習班給的資源少)。比較之後,我發現同樣的老師,我變成沒有特色,我只能降價或者增加輔導成本,這都是補習班不願意做的。所以我決定換比較年輕的新老師,他們願意自己多花點時間作輔導,那麼我至少解決一邊的問題。

我自己試聽每一個老師,即使我聽不懂(非我本科系),但是我可以看出哪個老師有舞台魅力,有信任的吸引力。挑好老師,我免費辦試聽,還自掏腰包錄下來做光碟送給學生,這樣我就做好老師的包裝了。

接下來我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招生資源不足,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正職員工要到我這一組,我只好運用工讀生,我親自挑選,親自訓練;親自作文宣、海報,做客問答給櫃檯和工讀生,解決我人力不足的問題。果不期然,我只花六個月,就把擁有八個正職招生人員的第一品牌對手打的落花流水,超過他們的招生率。

這就是大前研一講的「大膽想!用心做!」的最佳實例。我這樣的模式不斷的複製到我的事業上,我在廣告業、資訊業、甚至最後的數位學習領域也是這樣做。我認為資源少,品牌小都不會太大問題,問題是在你的方寸之間。你願不願意用心,願不願意有較大的決心,尤其是挑戰第一的決心,這就是我講的破壞性的勇氣!要成功,你是不是具備這樣的破壞性勇氣了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