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很多朋友很關心我的近況,以為父親的過世對我有著重大的打擊,讓我意氣消沉。我不能說父親的過世對我的打擊很小,不過不是在情緒上,而是在思考上造成我許多困惑。父親最後的日子,我一直在滿足他的心願和維持他的健康兩頭折返跑,滿足了父親的食慾,換來的是不斷的急救;控制父親的飲食,卻讓他情緒大為低落。

 

隨著父親的過往,這個困擾應該隨風消逝,但沒想到在我接的研究案和上課時同學們問的問題,或者讀者寫信來請求協助,類似兩難的困境不斷的重演。這讓我感到十分疑惑,也讓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把一些想法表達得很清楚。

 

這段時間我看了一些書,感覺問題逐漸清楚起來。答案應該不在我身上,而是在對方身上,也就是發問的人、採取行動的人,他的目的是什麼?以我父親為例,我爸倒底是希望快樂的大吃大喝,留下人生最美好的一段記憶,還是希望能盡量保持生命的延續而犧牲口腹之慾?我想他並沒有答案,他隨著情緒在兩個極端當中搖擺,當然我採取的行動也就在兩端折返跑,讓他的病情加重,讓我的情緒低落。

 

許多朋友來問我問題也是類似,有的人是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的目的,直接想要我給一個答案。但是問題是:人生沒辦法複製、環境也不可能相同,每個人遭遇的困境看來很類似,但是卻有不同的情況,甚至面臨不同的抉擇。

 

比如說前一陣子有兩個女孩同時來問我就業的問題,兩個人年紀相當,學歷也都很好,情況也都是長期待業。看來很類似,但解決困境的方法一定不同。

 

A小姐留學歸國,也歷任過大企業,後來因為身體的問題而主動離職,後來一直擔心身體狀況而不敢接受一些繁重的工作,隨著待業時間越長,當然失業的情況也就越嚴重。

 

B小姐則是一路念書,從沒想過就業的問題,等到高學歷都到手,年紀也到一定程度,缺乏工作經驗,所以老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當然要我給兩個人都一樣的答案也可以,就是「屈就」嘛!都找個差一點的工作,「不大滿意,而人家都要用你的工作。」再用跳板式的方式,逐漸換到自己「滿意」的工作,這樣不就好了嗎?

 

但是,問題就不是這麼簡單,兩個年輕女孩都講不出「讓自己滿意的工作」是什麼?

 

這樣的發問就很麻煩,我們不知道最終的方向,那麼我們要怎麼思考達到目的的手段呢?好比我們不知道連續假日要去哪裡玩,卻一直煩惱我們該怎麼出發。至少得先把方向找出來吧?要去高雄,那麼再來煩惱要搭遊覽車、台鐵、高鐵,還是飛機,這樣才比較有道理吧?

 

但是很多朋友在問問題的時候,總是描述自己的困境,卻沒有告訴我你希望達到的目的。這又好比你告訴我:「我只有一百塊錢,怎麼出去玩?」我講了一百種百元旅遊方法,你可能都不會滿意,因為沒有一個會是讓你滿意的出遊方式。你心目中一定有一個旅遊怎麼樣才滿意的方式,但是又可能有很多組合,比如你可能希望去風景秀麗的風景區,而且沿路要吃好、住好,最好還要能有地方逛街購物,能買一些新奇的紀念品回來收藏。當然,全部都滿足就非常完美。不過,我們遭遇困境的時候就是資源不足,或許沒那麼多錢,也有可能是沒那麼多時間。甚至,有可能就是想去的風景區沒有好的飯店、餐館或購物街,這時候就得抉擇!

 

但是大部分的發問者總是希望把困境丟給回答者,並且要求一個完全完美的答案:「有沒有可能一百元,要吃好、住好,還要去夏威夷呢?」如果你都認為不可能,你怎麼能期望回答者會給出答案呢?(其實有個答案可以試試,買彩卷吧!哈哈…。)

 

就算諸葛亮也是分階段替劉備籌劃:「先取荊州、再取益州,鼎足而立,待天下有變,則王業可成。」目的有最終目的和階段性目標,手段方法是配合著目的和目標去執行或改變。如果沒有目的,哪來什麼方法呢?

 

另一種朋友則是目的看來很明確,但是卻不提供任何資訊,就要求我給答案。很多回答者有時候會很草率的回答一些問題:「那很簡單,你只要…。」資源不同、環境不同,怎麼會很簡單?諸葛亮至少也知道曹操得天時、孫權佔地利,才能替劉玄德規劃擁「人和」。(而且還真的劉備平時常常做好事,仁德滿布天下,如果他是奸詐小人呢?)我們對於發問者一無所知,又怎麼能夠提供完整的建議呢?

 

這類朋友以來問考試的最多,目的很清楚:「考上某校某研究所。」但是你的情況呢?成績好不好?讀書的習慣與能力怎麼樣?那個系所的情報如何?

 

很多朋友希望我直接給答案:「怎麼樣保證考上?」老實講,即使文昌帝君也沒辦法完全保證。因為這當中變數太多,不只有你的努力,還有老師的想法。所以我們只能提供方法,讓你想辦法克服恐懼,找對努力方向。

 

 

有一個朋友在我跟他做了建議之後,他說:「跟我想得差不多。」我心裡很想跟他說:「那就差很多!」因為我是這個科目的門外漢,我能做的建議,就是在網路上找到的資訊,然後給個方向。而你是待在這個領域,如果你的資源跟一個門外和收集到的類似,那麼我只能說:「你真的不夠努力!」

 

問問題往往不見得是真正解惑,而是有所啟發,想到新的方法去解決困境,也就是所謂觸類旁通。有時候詢問的對象根本對你的背景、環境一無所知,他們只能就自己的專業提供一些方向。如果你聽到答案,就認為「果然如此,連老師也沒轍!」那麼成功就會離你十分遙遠。

 

很多人問問題是想要知道「答案」,那真得太糟糕了,因為那只能證明你太懶;但是有的人更糟,他問問題是希望得到「安慰」,尤其是證明自己鑽的牛角尖是對的,那真的更慘,因為這些「證明」對你一點幫助都沒有。

 

上一次我提過問問題的技巧,我覺得我之前講得還不夠,問問題還有困境,你是否把自己的環境分析過,知道關鍵要解決的問題(目標)是什麼?然後怎麼在簡短的時間內提出問題,讓回答者能給予自己啟發,這才是問問題真正的關鍵所在。想通這件事,也讓我走出我自己的困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