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不是要再宣傳我的FB社團,單純就是講講我的想法。
一位朋友在聊我的FB讀者俱樂部的設計模式,無意講了一句讓我有點傷心的結論:「總之,這會是一個很好的行銷方法。」當然,我知道他所謂「行銷」其實就是「銷售」,短線的「銷售商品」,並不括長期的「品牌行銷」。
身為一個作家,兼任講師、顧問,既是鑽研創業,又是講授行銷,我怎麼會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行銷」(銷售)這樣的「綜合商品」?
假如沒有名人加持,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利用網路泡製「支持者大軍」,從搞假帳號,到鼓勵支持者宣傳,甚至拍攝支持者心路歷程的宣傳影片。
如果要這樣做,我的FB會員就不會從600多人一路被我砍到80多,要不是還在猶豫該如何對一路支持的學生交代,我可能一下子就讓人數降到30多。
我知道在我想發展的領域裡,無論是創業或者主管職涯成長,非常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少數;而即使這些成功者願意長期和我互動、分享一切、一起成長的那更是少數中的少數。而這些極少數,還能忍受我直來直往建言的,應該大概只有個位數,但這卻剛好是我能負擔常期輔導的數量。
很多人不知道這項服務的價值,上課或許就值個幾千元、上萬元,但是貼身輔導卻是以數十萬起跳。當然,重點在於我的服務值那個數嗎?
大家應該都知道作家、講師、顧問雖然不敢說是低薪工作,但是這些工作單純就是賣時間,即便單價再高,要富可敵國,恐怕也是有困難;別的我不敢說,但我沿路經歷過來的職務、聽從我輔導建議的公司,幾乎沒有不賺錢的,即便我的人生金礦選擇了這條那麼難走的路,我還是比許多上班族的待遇好了許多。所以,我深信我的建議對於其他容易暴富的產業來說,必然有極大的幫助。只不過,真正要有幫助,必須得真正具有行動力才行。
所以這個成長不是你挑我、我挑你而已,而是一種相互的考驗,而考驗甚至是從身分就開始決定了!
甚麼身分呢?
一個學生對我抱怨:「老師,你似乎比較偏愛讀者!」是的,我不否認這個身分我會比較容易就輕易付出更多。
原因在於讀者會採取行動尋找我的網路經營(Blog、FB…),基本上就是對我的作品有了極大的感動,甚至不是因為一本書,是好幾本書的累積下來的感動。而學生常常會因為我一場精采的表演,具有極佳的聲光效果,就輕易尋找我網路上的資訊;有時候上課時間越長,這種膚淺的感動,往往很快就遞減,所以我在學校開課的班級,沒有幾個班加入我的。
讀者和學生還有一項極大的差異,那就是他們是深入的了解我的觀念,即便他們可能用自己的方法或價值觀去理解,但還是比一場兩小時、六小時的課程要深入許多。所以即使書籍主題是我整個價值觀的某個片段,讀者的共鳴仍比學生來得更強烈。
還有一個特殊點,必須岔開話題談談:由於我個人特質和寫作風格的關係,讀者群們會忽略我的廣告。不知道該怎麼說?似乎剛好又呼應了前面行銷無效的說法,和許多擁有粉絲的作家不同,討論的熱烈和廣告的冷清呈現極大對比,即使我不常做廣告,讀者們還是會故意忽略它,會呼應的多是學生!(這意思是我還是得重視學生們,是嗎?)
我現在最大的困擾是,我未曾幫讀者做分類,我的寫作和喜好也過於隨興且多元,以至於我沒辦法把較類似的讀者聚集在一起,形成集體的學習效應。所以目前社團的活動,仍偏向於改變價值觀的部分,為未來能分組做基礎。
未來我希望為社團的成員規劃一個全新的部落格網站,只有社團成員能得到閱讀密碼,並進行分組。
這個新園地會將我的著作依據學習功能不同分為不同的學院。目前打算分為創業學校和職涯學校,創業學校下轄三個學院,分別是達康、夏普、歐菲斯學院,分別針對不同類型創業初期的問題,為大家提供知識和解決辦法。隨著大家事業的擴大與成長,會在成立托拉斯研討班。
而職涯學校分摸索、成長、挑戰三個班級,協助讀者摸索認識自己、提升自己想具備的能力(我不會的話,我會去幫大家找相關資源),最後協助大家自我挑戰。
我希望我的讀者們能體會我的改變社會想法,畢竟每一個老師、作家都會希望學生、讀者有朝一日在對社會做出貢獻,接受訪問時,回憶過往,開口談到的就是:「我深受某某某老師/作家的影響…。」(某某某請填上黃永宏)
如果說這算一種行銷,那我就欣然接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