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舊唐書當中記載唐太宗為了哀悼魏徵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這句話也讓我因此酷愛歷史,因為要預測未來一定要熟讀歷史,人類的天性在數千年信史以來並沒有變化多少,一些蠢事總是在歷史上不斷重演。

時事評論家當中,我最愛讀公孫策先生的文章,因為通篇文章引經據典,旁徵博引,不僅讀來讓人趣味盎然,也讓人能夠藉此自嘆弗如,謙虛面對人生。最近公孫先生在這期商業周刊當中提到一段故事來評論最近海峽兩岸的時局變化,讓我有無限感慨。

康熙第一次派施琅攻打台灣並沒有如電視劇所演勢如破竹,而是鎩羽而歸,因此命明珠為欽差大臣會同靖南王耿繼茂招撫鄭經,配出使節前往台灣,帶著康熙詔書與明珠私函,鄭經不接詔書,獨越明珠私函,由於認為明珠有談判誠意,因此回派使節到福州見明珠。

沒想到明珠不開中門開角門,使節不肯入見,雙方爭執數日,終於共識「相見於孔廟」。當然一次談判不會有具體結果,但是根據《清末記事本末》記載:「自是使節頻通,相安無事。(鄭)經以其間開闢商埠,與西洋各國互市,興販貨物,分遣諸將,耕屯荒地,萊汙日闢,踰年而歲大熟,兵民大和,國勢日盛。」

後來,康熙平定三藩,中原局勢改變,而鄭經也去世了,鄭克塽弒兄而即位,親小人而遠君子,罷名將劉國軒,寵信無能馮錫範,終於讓施琅攻克澎湖,明鄭滅亡。

公孫先生認為最近兩岸以九二共識為基礎,不提一中各表,不是哪方讓步,而是雙方有了新的智慧,做出「一中各不表」的新模式,就好像當年明珠會明鄭使節於「孔廟」,以文化認同取代國家認同,讓和解優先於爭議。

當年康熙面對三藩與蒙古、俄羅斯侵擾已花了幾十年才用武力解決;至於現代中國面對當前錯綜複雜亞太國際情勢,尤其是無法以武力隨便解決國際間問題的現代國際社會,台灣問題夾雜在美、日、中三國勢力範圍中間,可能百年都無法解決,反而成為長期權力平衡的緩衝地帶,這也就是我深信時間反而對台灣有利的主要因素。

減少爭端,致力於建設,讓台灣軟實力大幅成長,必定對於未來發展有極大的幫助。近來澳洲總理陸克文倡議成立亞太共同體,其中一項主張就是減緩台海衝突,並且決定最近開始派出特使遊說包含美國與亞太各國,這好比春秋時期宋大夫向戌所倡議的弭兵之盟。身為衝突一方的台灣,如果能主動和緩緊張局勢,並定能在這樣的國際潮流當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比抗爭式的要求加入聯合國可能更有保障。

我和公孫先生唯一不同的看法在於「不要致力於內耗」的這個觀點,因為這句話隱含的就是「團結」,而台灣內部對於「團結」這個名詞朗朗上口,其內涵隱藏的就是「消滅」,藍綠陣營哪一次高呼團結,意思不是叫對方閉嘴?民主社會我們要修的一門課,就是「尋求共識」,而不是要求別人閉嘴或消滅對方的意見,異中求和,異中存同,有共識才決策,這才是民主社會優越之處。

我相信歷經民主的洗禮,台灣人會越來越有智慧,最近天災人禍,媒體已經開始對新政府不假顏色,一些過去認為媒體都是偏向籃營,甚至是統媒的朋友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這個發展。民主社會就是這樣,媒體是永遠的在野黨,只有政府會製造新聞,新聞通常是不好的事,只有人民受苦才是新聞,媒體會和受苦的人民站在反方向嗎?只有當媒體被政府箝制的時候才會發生,民主社會,沒有一家媒體會願意當傳聲筒。

民主制度持續下去,我們會發現,原來只有民主社會的公平正義不會偏袒哪一方,尤其是不會偏袒有權力的那一方!這不僅僅是台灣強盛之道,也是台灣對於中華民族最大的貢獻之一,從六四香港遊行隊伍當中有人高舉台灣國旗,上面寫著「台灣可以一人一票」我們就能知道,我們需要的只是時間,希望不只是相約在孔廟,還可以相約去投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