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在青創會、職訓局、學校都有一些有關創業的相關課程。,越敎這些學員,越有一個無法證實的感覺,如果學員裡面還沒創業的,上完課他們還是沒辦法真正創業;而已經稍有成績的,則會有突飛猛進的發展。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覺呢?從學員的學習態度上很明顯感受到,還沒創業的學員,通常會有兩種極端,第一種是採取否定的態度,因為課程內容不是他要的答案;另一種則是全盤相信課程內容,認為他只要照著課程的例子模仿,就能夠成功創業。其實這兩種態度只有一種思考,那就是尋找「正確答案」的思考,也就是我們教育體系給的觀念。

我們在學校裡經常練習尋找標準答案,卻很少思考解決問題,例如今年第一次國中基測社會科12題:
假如立法院通過的預算想像成一塊大餅,分給甲部會,就不能分給乙部會,上述符合經濟學概念?
a.公共財 b.分散風險 c.需求法則 d.機會成本

稍有經濟學常識,就知道這是用總體經濟學的概念來包裝個體經濟學的題目,答案是機會成本,但是有沒有解決任何總體或個體經濟的問題?學生會去思考什麼是機會成本,自己會用在什麼地方?還是會去思考政府總預算如何促成各部門合作?關鍵不是在機會成本這個名詞,而是該如何運用這樣的知識,去產生更高的邊際效益。

95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也出了一題,以總體經濟學角度包裝社會學的題目:
最近法國一名青少年躲避警方時誤觸電網而死,因而引發巴黎市郊貧民區的嚴重暴動。一位學者認為這是長期社會不平等所導致的社會衝突。我們如何理解這位學者的觀點?
(A)青少年血氣方剛因而容易產生暴力行為
(B)相對剝奪感往往使人們產生反社會行為
(C)警察對待青少年的方式易引發人民反抗
(D)經濟不景氣導致人民因貧窮而走上街頭

答案是b,但是我也看不出為什麼青少年血氣方剛會是錯的答案,警察的態度也不能拿來檢討,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因素也必須被排除?為什麼我們的教育不以四個面向來剖析整件事情的成因,甚至來歸納出一套可能的解決方案?而是在一個前提之下,去尋找一個標準答案?

欠缺這樣思考邏輯的訓練,當我們在面對創業這件事情上,這些尚未創業就來上課的朋友,就是來尋找老師的「正確答案」。如果與他的人生經驗不符,或是不合胃口,他不會思考這堂課給他什麼啟示,是不一樣的人生思考?還是他原本希望的創業模式是否具有特殊性,他們沒有分析的能力,只能告訴自己:「這不是我要的答案!」

另一種全盤接受,猛抄筆記的學員們,他們很少發問,只會點頭,我很懷疑他們是否知道這些成功案例的根本條件和他們不同,郭台銘在關鍵時刻有岳父幫忙,王永慶在成功的路途上有朋友鼎力相助,每個成功者的故事都是不一樣的背景與條件,即使模仿,也是完全不一樣的細節,我們必須抽絲剝繭,分析自己的條件才有機會創業成功。

創業稍有成績的朋友來聽這堂課,大部分都是遇到發展的瓶頸,他們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啟發的新視野,新的思考模式,因此我通常在課堂上會聽到令人詫異的問題。例如我被問過怎麼對客運公司行銷?明明我的課程是網路行銷,但是他們聽懂了,網路只是工具,行銷才是根本,所以他們問了關鍵問題:「怎麼找客戶」。

通常創業只有兩種人會成功,一種是關心產品,一種是關心客戶。關心產品是不是能改變消費者習慣,引領風潮,像蘋果、google、swatch、捷安特、youtube…者都是;關心顧客是不是更舒適、更方便、更省錢,更能解決問題,例如IBM、王品、藍捷航空、麥當勞…等等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

沒有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是先關心自己賺多少錢,或者先想自己能多輕鬆、多自由,而能創業有成。如果抱持著這樣的心態,我建議不如約束自己的慾望,從儲蓄、投資、理財著手,只要有一定的時間,你只關心自己,就能獲取一定的財富,而且也一定能獲得時間自由。但是對於創業這件事來說,唯一的的解答與「正確答案」,就是和關心你自己的財富與時間自由一點關係都沒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