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停止發文,是因為我接了一些輔導工作,礙於不能洩漏業主的公司機密,即使有許多感觸,也不能公開發文和大家分享。
不過,我最近和某位客戶的高階主管分享了在管理上如何展現主管胸襟與氣度,我認為不涉及客戶資訊,應該可以和大家談談。
老實講,員工對於主管或老闆都有過多的期待,他們期望在上位者能有超人的能力,有聖人的道德節操,還要有電腦毫無情緒起伏的精準、機器人般的體力。
但是主管和老闆也是人,不可能不犯錯,不可能沒有道德瑕疵,更不可能沒有脾氣,當然也會累。
所以身為在上位者只能用一件事情來控制自己:「是不是為了公事,而且是不是為了公司組織成長。」只要是為了公事、組織成長,犯錯我們可以改,而且也不羞恥;有了道德瑕疵,我們可以警惕,修正我們的價值觀,也不覺得難過;計較、發脾氣,我們為了公事,也會發揮高度自制力。當然,為了處理公事,讓自己有更好的努力形象,我們會適時休息,不會浪費時間去做和公事無關的應酬交際,讓員工們都看到我們最有精神的體力。
讓員工發現我們沒有能力、犯錯也不改,又發現我們缺乏道德,情緒不穩定,體力不濟,自己反而成為延遲公事最主要的源頭,那麼誰還要給我們領導呢?即使手底下有些人,也是上行下效,多是沒能力、沒操守,平常就爭功諉過之輩;到了日常行為上,當然老是遲到早退,而遇事就推諉;當我們脾氣不穩,他們也不想據理力爭,只想見風轉舵,甚至逢迎拍馬。被這樣的圍繞,公司又怎麼能成長?我們又怎麼把公事做好呢?
而我們怎麼分辨自己是不是為了公事來「計較」呢?我先講一個我年輕時代發生的一則小故事。
我廿八歲被一家外商廣告的老闆賞識,破格拉拔我做新成立關係企業的執行副總。那個時候,我得自己擔負起整家新公司的成立工作,包含找地點、招募人才、開發新業務。
一開始找地點就沒這麼順利,找了很多辦公室,老闆都不大滿意。於是他決定親自出馬,帶我去跟從事商務辦公事租賃的九和實業(福特六和的關係企業)談。
那天我記得是個很冷的冬天早晨,我刻意買了兩杯熱咖啡給老闆暖暖身子、醒醒腦。沒想到咖啡店生意太好,耽擱了一下,我進老闆辦公室已經接近約定的時間了,所以我走很快。
正要開公司門的時候,老闆忽然從裡面走出來,我閃了一下,咖啡濺到我的西裝外套。
我都還沒反應過來,老闆已經批頭一陣亂罵:「你搞什麼?跟人家約九點,現在都八點半了,難道你要遲到嗎?」
我還來不及解釋,老闆繼續罵:「去買咖啡?喝咖啡有比談辦公室重要嗎?」說完就叫我把兩杯咖啡給丟了。接下來叫我把西裝弄乾淨。
但沾到咖啡很難弄乾淨,於是他又要開口罵人。我突然想到辦公室裡面有備用西裝,於是我不等他開口,飛奔進去,拿了我的新西裝就再衝出來。
但是老闆還是不放過我,繼續碎念:「身為公司高階主管,慌慌張張,做事沒有深思熟慮,為了小事耽誤大事,你夠格當副總嗎?」他邊罵我們邊走出樓下大廳的大門。
這時門房警衛看到大老闆下來了,立刻衝過來拉玻璃門,但是因為他手上也端著一杯咖啡,又跑的太急,結果把咖啡灑到我們老闆的大衣上。
警衛人整個臉都鐵青了,當然這個時候輪到我出面罵人了,心裡好不暗爽。
可是我才說了第一句:「你怎麼上班喝咖啡呢?」完全還沒開始我狐假虎威,發洩我剛剛受氣的情緒。
我們老闆就揮手阻止我,並且笑容可掬的對警衛說:「不好意思打翻你的咖啡。」說完掏出一百塊給那個警衛,請他再去買一杯。
後來上車之後,我就很不高興,臭一張臉。老闆看到了,就說:「Jacky,你是不是覺得不公平?」我沒講話,因為司機在,我也不方便講什麼。
老闆只說了一句:「我只是在教我的高階主管如何當一個廣告公司的高階主管,卻沒有必要去教一個警衛該如何當好一個警衛,因為我們不是保全公司。」
後來我看到〈禮記〉當中《學記》的一段話:「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白話的意思是:「君子知道求學深淺難易的順序,對於個人的特性差異都能瞭解,然後方能因材施教。能廣泛地曉喻,然後才有能力作老師;能夠作老師,才能做官長;能做官長,才能作領袖。所以能作一個好老師,就是學作領袖的開始。」
我終於知道老闆的用意,他的計較不只是計較,是一種教育,一種於公的教育,對於和公事無關,那麼我們作為主管,就得發揮自制力,展現一定的氣度和胸襟。
說到歷史上最不「計較」的皇帝,應該就屬唐太宗,但要說到愛計較卻自制力最好的莫過於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自己曾說過:「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的字);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雖然有自知之明,但是他就是很愛計較,有一次他和韓信討論到帶兵這件事,他問韓信:「你看我能帶多少兵呢?」韓信說:「你能帶十萬。」劉邦很不高興,就反問:「那你呢?」韓信自信的說:「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劉邦起了計較的心,譏笑的說:「你那麼會帶兵,那怎麼又會為我所用呢?」韓信說了劉邦自己反省時說過的話:「帶兵你不如我,但你會帶將領啊!(善將將)」
終其一生,劉邦沒有親手殺掉韓信(被呂后所殺),而不像朱元璋,老是大殺功臣,而且還用文字獄來殺,發明了在朝廷裡面打大臣屁股的廷杖。
為公的胸襟,後人講到漢唐,都認為是盛世的代表,以漢人、唐人自居,但說到朱元璋,就罵他臭頭仔。
漢朝要滅亡的時候,復興漢室還成為三國前期的一句口號,甚至還讓後世寫了部三國演義來讓人緬懷;但愛計較的遺風,讓明朝滅亡的時候,崇禎皇帝(很愛計較)在紫金城破的時候,竟然找不到一位大臣和武將來幫忙。
如果我們希望讓部屬成長,讓公司發展,那麼我們就得判斷什麼要計較,要用什麼方式計較(教、制度改善、策略改變…),只要和公事大方向無關,只是讓我們情緒波動,那麼我們就得學會忽視、忘記,甚至寬容以待,像我以前老闆一樣,還掏出一百元,這才是一位主管該努力的方向。
和大家分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