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有很多人都對企業家有一個為富不仁,甚至吸血鬼的印象。

我在課堂上和我的學生討論過這個問題:「認為老闆是為富不仁吸血鬼的請舉手?」幾乎全班四五十個人都舉了手。

「想成為老闆的請舉手!」結果當然是一樣,全班都舉了手,因為這是個創業訓練班,大家都對老闆深惡痛絕,才想自己出來創業。

「為什麼你會想成為你討厭的人呢?」

我想很多人都沒想過這個問題。

「因為要賺大錢」、「我不想被剝削」、「不想再被開除了」、「老闆是豬頭」…一堆答案出籠,但是彷彿是瞎人摸象,大家只是隨口應答,沒有經過大腦思考。

我又出了一題:「叫你放棄你的薪水,去領失業救濟金,怎麼樣?」

「太少了,薪水都有三、四萬,最差也兩萬多,失業補助只有一萬多,還要上課…」一個學生舉手站起來回答了一大串。

「沒有成就感,就算找不到工作,我還是會找份不是『工作』的事情做…」另一個學生坐著回答。

我當過老闆,我知道要給付薪資的責任與壓力,大家都認為老闆指示吸血鬼,付的薪水永遠趕不上你的貢獻,但是你真正的貢獻值多少呢?

很少人想過這個問題,當這群打算自己當老闆的學生們被我這兩個問題震撼之後,他們就開始思考「個人貢獻度」的問題。

「無論是你做網拍或跑單幫,你的個人貢獻度就會十分明顯,因為顧客的購買率,就是你最好的績效指標。可是老闆卻冒了一個風險,一個平均績效的風險,無論你表現好壞,就是要固定付你一定的薪水。」

「很多人都一直強調福利制度的重要,彷彿把企業弄到零利潤,才就做福利國家,大家想一想,誰願意用零潤去冒險,一個要給付平均績效薪水的風險?」

「如果企業只是供給薪水的制度,為什麼一樣供給年金的福利制度,不能讓你感到快樂?」

「共產主義失敗就是枉顧這些事情的良性循環。」

「老師,你說的事情是不是就是富爸爸書裡面的所說的,企業要進行慈善事業?」一位學生若有所思的說。

「慈善事業是另一種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成員(員工)另一種成就感的延伸,我說的是彼得杜拉克說的:『企業本身就一種社會責任』,企業甚至本身就是一種讓個人找到價值,讓人有成就感的慈善事業。」

很多企業家都有我這樣的看法,他們才會樂於投入社會工作,提出使命領導的概念,甚至倡導企業責任。

如果創辦一個企業只想到錢,這個企業的規模不會很大,因為它的員工感受不到成就,它的顧客感受不到使命與責任。

我常常講一個例子,一個人賺五千萬,很多人都會覺得它是賺取暴利,因為他們想的是這個人是一次對一群人或一個人、一家企業賺到這麼多錢。但是如果他是服務五千萬人一個月,一個人只收一塊錢呢?這樣還是暴利嗎?還是吸血鬼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